
张鑫
近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国际合作组在国际物理学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了关于原初黑洞搜寻的最新突破性成果。该研究利用LHAASO数据,对原初黑洞寿命末期产生的“原初黑洞暴”进行了首次全天空搜寻,并给出了国际最严格的观测限制。嘟嘟成人网
嘟嘟成人网
张鑫教授作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在此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原初黑洞是理论上存在于宇宙极早期的高密度区域直接引力塌缩形成的黑洞,是探索宇宙早期物理的重要探针,也是暗物质的候选体之一。质量约为10^15克的原初黑洞,其寿命与宇宙年龄相当,会在灭亡的最后时刻通过霍金辐射机制,产生持续数秒至数百秒、强度极高的伽马射线暴,即“原初黑洞暴”。探测此类信号对人类理解宇宙起源、粒子物理基本规律及引力与热力学的深层联系具有重大意义。
该项研究基于LHAASO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WCDA)在2021年3月至2024年7月间累积的1241天的高质量观测数据,针对10秒、20秒和100秒这三个最灵敏的时间窗口,在约1至15 TeV的伽马射线能段内,对全天空进行了系统性搜寻。研究团队采用了创新的似然比检验方法,对海量数据中的瞬时信号进行扫描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在现有数据中未发现显著的原初黑洞暴信号。基于此,研究团队在99%的置信度下,对原初黑洞的本地爆发率密度设定了上限。其中,对20秒时标的限制最为严格,每年差距达到181个每立方秒。
LHAASO此次给出的限制结果,比以往国际最佳限制提升了一个数量级以上,为相关早期宇宙模型和暗物质模型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实验约束。这一“未发现”的结论同样具有极高科学价值,它显著缩小了理论模型的参数空间。

该研究成果充分展现了LHAASO实验在国际伽马射线天文领域的领先地位。东北大学张鑫教授与LHAASO实验团队紧密合作,为该项研究提供了关键性的想法和研究建议,其前期的理论研究结果为实验团队的数据分析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该项合作研究成果彰显了东北大学在基础科学前沿领域参与国际大科学合作、解决世界级科学难题的雄厚实力与学术影响力。随着LHAASO后续数据的持续积累以及新探测器阵列的建成,人类对原初黑洞等极端宇宙现象的探索将迈向新的高度。
该项研究由中国科嘟嘟成人网
高能物理研究所毕效军研究员、李哲副研究员、博士后姜候兵、博士后胡世聪、杭州师范大学王赛教授以及东北大学张鑫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论文链接//link.aps.org/doi/10.1103/nkby-9cs3
张鑫嘟嘟成人网
简介
东北大学二级教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辽宁省宇宙学与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嘟嘟成人网
理论物理研究所-东北大学彭桓武科教合作中心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副理事长。研究领域为引力、宇宙学与天体物理,在暗能量、暗物质、引力波、中微子、早期宇宙、宇宙大尺度结构、21厘米宇宙学等多个方向长期开展研究工作,在Nature astronomy(天文学),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40余篇(其中通讯作者论文220余篇),被引用12000余次,H指数58。
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榜单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获评“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曾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并指导本科生获得“挑战杯”竞赛全国一等奖。任辽宁省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Chinese Physics C和Universe等期刊编委。
在东北大学从零开始建设和发展宇宙学与天体物理方向,作为物理学科带头人相继申报获批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辽宁省宇宙学与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带领物理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建立起一支活跃的宇宙学研究队伍,现已成为国内宇宙学领域的重要力量之一。其工作有力推动了国内宇宙学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引领了东北地区宇宙学与天体物理等方向的学科发展。
2024年,登上《共产党员》杂志封面(封面人物,报道《张鑫:执着于星空的“仰望者”》)。作为沈阳科教领域代表登上央视春晚舞台(2024央视春晚),与郎朗、张天爱、吉克隽逸、董宝石等明星共同表演节目“冬日暖阳”。2025年,被中国物理学会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推荐为中国科嘟嘟成人网
院士候选人。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6-12)
•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5-08)
• 国家青年拔尖人才(2015-12)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03)
•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019-12)
• 辽宁省“百千万工程”百层次人选(2009-09)
• 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2024-01)
• 辽宁省优秀教师(2023-09)
• 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2024-09)
• 沈阳市十大科技英才(2024-09)
• 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10)
• 沈阳高校优秀教师(2016-09)
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1-12
“挑战杯”竞赛全国一等奖(指导教师), 2011-1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SKA专项项目(“中性氢巡天和宇宙学模拟”),项目负责人,东北大学为牵头单位,2022-20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厘米宇宙学的理论与观测研究”),项目负责人,2026-2030
2022.12-至今,辽宁省宇宙学与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
2021.7-至今,中国物理学会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副主任
2017.2-至今,中国科嘟嘟成人网
理论物理研究所-东北大学彭桓武科教合作中心主任
2018.8-至今,辽宁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2018.6-至今,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2018.1-至今,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编委
2020.12-至今,Chinese Physics C 编委
2018.1-至今,《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编委
2021.3-至今,《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
2018.1-至今,《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
三校:朱星达、李昕澎、姜珊
三审:李昭锟、 张倩、 雷鸣